首页 > 胃病新知 > 胃黏膜受损 胃病久治不愈


咨询专家

20位名医在线解答

预约挂号

每天限供20个专家号

热门文章推荐

精彩专题

胃黏膜受损 胃病久治不愈

2017-01-05 10:12:39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
胃病为何久治不愈?
         胃病为何久治不愈?以前我们总结过的原因是:你可能没有去看医生,病情没有得到准确诊断;你自己购买的药物有可能药不对症;还有可能是你没有按疗程服药,病没有完全好就擅自停药,等等。这些原因确实可以导致胃病久治不愈,不过若要从病理上看,胃病久治不愈的原因则是胃黏膜受损。
 
胃粘膜是胃健康的保护伞
        成都胃病医院主治医师李学川老师介绍说,胃粘膜由上皮、固有膜和粘膜肌层组成。生活状态下,胃粘膜呈玫瑰色或浅灰红色,青年人较为鲜艳,只有贲门处和幽门处呈苍白色。胃粘膜的厚度不一,约为0.3~1.5mm,以贲门部最薄,幽门处最厚。
        胃黏膜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参与胃粘膜保护的各种因素被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 胃粘膜的解剖结构构成了这个网络的基本骨架。有人将此网络体系分成五级:第一级包括分泌到胃腔内的各种具有防御功能的物质, 如碳酸氢盐、黏液、免疫球蛋白及有关抗菌物质和表面活性磷脂等;第二级是指粘膜上皮细胞之间形成的紧密连接能显著抵抗胃酸逆向扩散,上皮一旦受损害还能进行快速重建与修复;第三级是指胃粘膜的微循环, 包括体液、血液、神经介质及其调节等;第四级是指粘膜的免疫系统,包括“警戒细胞”, 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 T细胞等; 最后一级则是粘膜损伤时,上皮和腺体的修复和生长。各级防御机制相互调节, 共同维护胃粘膜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胃黏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如此胃才能正常运作。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黏膜受损,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避免胃黏膜受损有四点需要注意
1、消灭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导致粘膜防御机制减弱引起难治性胃溃疡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PH感染不仅可直接诱导也可通过引起胃粘膜局部免疫/炎症反应,间接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胃粘膜屏障的破坏。所以查出PH感染且有胃部症状,必需正确用药杀灭幽门螺杆菌。
2、禁止吸烟。因为吸烟能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E的产生,从而削弱粘膜的完整性,降低粘膜抵抗力,另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使溃疡病患者对HZ受体拮抗剂的敏感性下降。
3、避免应激和心理因素。急性应激可引起急性胃溃疡已是共识。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胃液分泌、粘膜血管的充盈程度和胃壁蠕动的变化。当心理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溃疡就极易产生与复发。
4、预防胃酸过多。胃蛋白酶对胃粘膜具有侵袭作用,酸加蛋白酶比单纯酸更容易形成溃疡,由此说明胃蛋白酶在溃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胃蛋白酶的作用与酸密切相关,其生物活性取决于胃液pH值。因此在治疗胃溃疡,修复胃黏膜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胃酸过多。
   李老师说,保护胃粘膜免受伤害,除了要减少以上四个因素对胃的刺激外,还需同时修复和保护胃粘膜,这样才能避免胃病的发生和复发。
编辑:qiumao